top of page
《遺贈四重奏》中的很多創意取材自巴托克 (Bartok),利蓋蒂 (Ligeti) 和梅西安 (Messiaen),尤其是在音色和織體方面。經過前奏後的第一部分是半音化的賦格與高音域的泛音背景。賦格的主題與手法受到巴托克的影響,因為他的音樂通常運用強勁而富有節奏感的處理使得作品頗具力量感。在賦格部分的陳述之後,音樂轉向更快速,更有節奏感的動機。這些動機基於碎片化的齊奏,並具有不同層次的間隔。這段強有力的織體與音樂語言在下一部分的過渡中逐漸被打破。隨後的部分在長音基礎上緩慢地移動並且改變音色。此處配器的想法都從利蓋蒂的Atmosphères中獲得靈感,即音色緩慢地移到頂部音域後,突然掉入深淵。最後,尾聲中以泛音呈現作品開頭的賦格主題,以完成整篇作品。這種碎片化的部分重述像是在追溯遙遠的地方留下的深刻回憶。這種想法來自於現實:包括音樂在內的所有歷史都是一條單向的道路,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回頭,僅有時隱時現的記憶閃回。這部作以引用音樂歷史遺產為主題,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試圖用非常有限但邏輯上有組織的音樂構想組成一個統一的作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採用了相對保守的方式來創作和組織每種音樂紋理,即盡可能地還原原有概念。 這種方法通過在音樂中添加更多人性化的途徑,幫助我提高了對音樂本身的理解。 如今,許多作曲家正在創作越來越多的前衛化作品,在這種情況下,稍微停下腳步回溯過去也很有意義,在我的作品中,我要感謝大師級的作曲家們和他們為我們留下的遺產。
bottom of page